2024年11月24日,新加坡静思堂洋溢着温馨与祝福,每月一次的亲子班,在这天来到最后一堂圆缘课,76位学员、80位家长,共58户家庭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孩子一年来的学习与成长。
本年度亲子班以证严上人的著作《撒下好命的种子》为课程主轴,通过人文、孝顺和环保等主题,启发孩子树立正向价值观。亲子班课堂上,孩子们不仅得积极参与,还以动手实践与才艺展示,将知识融入日常生活。
环保与创意齐飞
圆缘课程特别根据学员兴趣分成四组:静思小志工、环保小志工、护生小志工和才艺小志工。
其中,护生小志工和环保小志工在静思堂文化厅精心布置了成果展。护生小志工趁活动前,利用国家图书馆的3D打印机,3D打印出小牛、小鱼等动物模型,生动传递护生理念,还设计出带有“动物是朋友,不是食物”等标语的T恤,来推广蔬食文化。
环保小志工结合环保与创意,亲手翻新制作了约两百本笔记本,计划在来临的慈善新春义卖会上筹款。为深化环保意识,亲子班今年首次与环保组合作,组织学生与家长到全岛环保点学习分类回收知识,并担任一日志工。
静思智慧让希望绽放
当天的课程从回顾一整年的静思语学习开始,互动平台Slido让课堂趣味十足。随后,静思小志工与家长分组参与手工制作,一组制作静思语本子,另一组则创作静思语小书签。
大家分工协作,将打印好的静思语裁剪、装订成小册子,完成后的册子精美小巧,方便随身携带,随时学习好话善语。
而在制作静思语书签的课室,孩子们则尽情挥洒创意,书签正面是他们的绘画天地,背面则印有英文和尼泊尔文的静思语。有的孩子以静思语内容作画,有的表达个人喜好,还有的直抒胸臆,色彩斑斓的作品呈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。
陪同两位孩子制作静思语小册子的妈妈王静思感慨地说,亲子班四年的学习不仅帮助孩子们养成好行为,还让他们逐渐成长为懂得回馈社会的小公民。
王静思分享道,有时孩子发脾气,她就提醒他们学到的理念,孩子会静下来,改正自己的行为。亲子班教会了孩子换位思考,接纳不同意见,以及面对挫折的能力,这些对成长非常重要。
她坦言,自己也获益匪浅,不仅学会了更好的教育方法,还深感这些价值观是学校里学不到的,会影响孩子们一生。
用才艺传递爱心
来到最重要的环节——圆缘舞台表演,台上的才艺小志工通过歌唱、乐器演奏和手语演绎《蓝色地球》,向观众传递爱护地球的理念。小朋友清脆的童声与小提琴的伴奏交织,赢得全场热烈掌声。
站在台上拉着小提琴的乔子馨,是亲子班里热情开朗的小学员。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当被问起为什么喜欢亲子班时,乔子馨眼睛一亮说道:“因为可以学到好多东西!亲子班就像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。”
最让她兴奋的是学习手语,她说:“手语能让人明白歌曲的意义,也让我感到自己能传递爱心。”
乔子馨还积极带动全家人一起参与,她的妈妈黄忆雯说:““孩子越大,越有自己的想法和自主,亲子班让我们有共同的话题。为了给子馨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,我们全家都一起学习,也让自己更充实。”
在亲子班的陪伴下,七岁的乔子馨不仅学习了知识,还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。她时常观察身边的志工,以他们的善行为榜样。
静思语小本子是子馨的“随身良师”,在学校的休息时间也拿出来看,其中一句“让父母欢喜、安心就是孝顺”令子馨印象深刻。她会主动听父母的话、认真完成作业,并对外婆的付出心怀感恩。
感恩与爱的延续
今年小学毕业的林倩琳,以流利的华语分享静思语“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,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”。小小年纪的她,已有在学校义卖会担任总策划的经历,不仅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,悟性也高,看到朋友“做坏事”,坚持不随波逐流。
通过话剧表演,以及用手语演绎歌曲《给你》,亲子班学员感谢队辅爸爸妈妈的付出。两位慈青学长分享慈青学习心得,鼓励毕业生往后加入慈青继续成长。
午餐时,十二位亲子班毕业生为所有人盛饭,这是他们在亲子班的最后一课。随后,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副执行长陈昭云为毕业生颁发结缘品,并主持传灯仪式,他勉励大家:“有爱的人生最幸福。”
亲子班圆缘课在一张张笑容满溢的合影中落下帷幕,今天不仅是一年学习的验收,更是好种子的播种时刻,相信这些爱的种子,终将在未来结出丰硕的果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