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| EN
医疗人物

当医生走入你家

居家医护现场,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往往更加“零距离”。“进到家里,病人变成是一个人,背后是一个家庭。你看到病人的生活环境,更能设身处地,思考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地帮到他。”医生何欣芩说道。


居家医护医生何欣芩(左)登门为不便走出家门的照顾户往诊。(摄/ 蔡长盛)

“这一堆是医院给的,我不记得是什么了,都没用过。”慈济居家医护团队上门诊治病情时,陈阿嫲的女儿双手捧着从医院带回来的好几种药品和用品,抓紧机会向医生何欣芩询问。

女儿接着从中抽出一个有黄色小球的用具,说:“这个我妈妈拿来吹,不知有什么功效。”何欣芩听了吓一跳,惊讶地说:“这是训练肺活量的,要拿来吸,妈妈是用来吹气吗?那没有效果耶。”

进入社区做居家医护服务,医生何欣芩发现,很多照护者在家照顾病人时,都面临挑战,经常会有家属像陈阿嫲的女儿那样,掏出一袋药品或护理用品,但却不懂得正确使用。何欣芩耐心解释:“医院有教,但就好像教学生,你很难期待学生在一堂课内就可学到很厉害。”

上门看诊时,团队经常遇到患者拿出一袋药品或护理用品,但却不晓得如何正确使用,比如练习吸气的小工具,患者却用来吹气。(摄/ 曾美珍)

有时最基本的,医院开了药,病人拿回家却不知道怎么服用。她说:“比如会把新一批药和前一批药弄混了,也有病人出院好几天,拿回来的药都还没打开,家人给他吃回以前的药,那医院改的东西全部没改。”

“病人不是不想吃药,他们真的是很‘blur’(傻傻分不清的)。” 何欣芩说:“虽然医院的药剂师都会讲解,但有的家人就是‘抓不到’;或者是陪看病的是A,可是跟病人住的是B,最后就传错话了,有时是女佣听不太懂,这些都挺常见的。”

曾在医院急症室工作的何欣芩,这才更真切地体会到,很多时候并不是病家“小题大做”,动不动就要把病人送医院。

他们长期独自面对,遇到问题找不到专业人员求助,也累积了很大的心理压力,最后病人送医后好转出院,往后送医就成了病家慌乱时唯一的出路。

(摄/ 蔡长盛)

她分享新冠疫情高峰时,一位医生朋友的母亲罹患末期帕金森症,早已经做好不住院决定,但却肺部感染至氧气水平不足、呼吸困难,彷徨无助下找她求助,最后何欣芩安排了诊所的氧气筒和药物送过去。

何欣芩感叹,连医生在家照顾病人也会有慌乱无助的时刻,更何况是一般人呢?

也在湖畔全科医疗诊所担任驻诊医生,何欣芩指出,近几年医疗界也有出院准备要衔接社区的意识,因此有了转介服务“Hospital to Home”;而社区的居家医疗服务中,因对象往往是病情稳定或缓慢变化的年长者,相较频繁而复杂的检查,护理指导是更重要的,大到指导照护者照顾病人的知识与技巧,小到为病人配好每天要吃的药物。

新加坡社会走向高龄少子化,陪伴年迈父母在医院候诊,成为了许多子女的常态。“奔波在医院的心脏科、泌尿科、肺科、脑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……有些病人的预约会多到让你吓到。”何欣芩说道。

居家医疗免去家人往返医院接送,还节省了看病、结账等排队等候的时间,病人因而获得更好的照顾质量,包括再住院率也相对降低,这些都大大减轻家人的负担,无形中也节省医院与社会成本。

何欣芩(右)也在湖畔全科医疗诊所担任驻诊医生。(摄/ 蔡长盛)

何欣芩举例说,有些患者是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品吃完了,要看诊拿药,而居家医疗团队在诊断后,仍可以开具相同或类似处方,只是团队没有精密仪器去做深度检查。

她进一步说明,像有的年长病人患有眼疾,但身体已十分虚弱,甚至卧床不起,此时患者可能不那么在意眼睛视力,反而频繁往返医院,对病家来说是更大负担。

何欣芩感叹,现代医疗技术和药物愈加先进,总是希望能把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治疗得很好,医者仁心,何欣芩自己省思:“当我年龄渐长,八十多岁的我还花费大量时间去医院,把各种器官都调理得很好,这样做对生活是最好的吗?”

何欣芩曾遇过,一位年逾九旬的病人要到医院接受肠胃科的内窥镜检查,最坏情况可能会是癌症肿瘤,但这位老人家也反问:“我都已经95岁了,就算是癌症,难道我还会想使用侵入性治疗吗?”在病人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,或可考虑放弃这个预约。

因此,医生对患者状态的说明非常重要,有助于患者和家人判断今后的治疗方向。因此,居家医护人员上门不仅要帮忙“看药物和用具”,还要帮忙“看预约”,协助病人理智地评估当前的选择。

 与患者说说笑笑,何欣芩(左)说,居家医疗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更加“零距离”。(摄/ 蔡长盛)

谈及坐在诊间诊疗的经历,何欣芩认为,居家医疗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更加“零距离”。

“进到家里,病人变成是一个人,背后是一个家庭。你看到他的生活环境,更能设身处地为病人去想,思考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地帮到病人。”何欣芩说道。

亲眼见到病人回家后的生活,也更切实体会到,比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。

她说: “你比较容易同理他,当你去到一个人的家,他连自己家都没有打理好,你还要求他在医疗上做那么多,是不是有点太强求了,当然是先帮忙把他的卫生搞好。”

居家医护有更多时间和条件,去了解病患与家属的身、心、灵需求,这和何欣芩以前在急症室争分夺秒的工作环境截然不同,但更重要的或许是“以人为本,以病为师”的同理心。

何欣芩回想起,前往海外偏乡参与义诊服务时,排队看病的队伍总是长得看不见尽头,是高压且要求医护人员迅速诊断的医疗现场。然而,何欣芩曾见过一位医生,每诊治完一位病人,就站起来合掌鞠躬,然后继续为下一个病人看诊。

她忆述:“医生合掌鞠躬的过程只有短短几秒,无碍看病的快狠准,但周围的人都很震撼,感受到那份由衷的‘感恩、尊重、爱’。”


延伸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