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| EN
医疗

与病毒共存下  社区诊所的变与守

湖畔全科医疗诊所虽然没有像医院抗疫第一线那样,经历与病毒直面厮杀搏斗的惊险,但抗击疫情的两年来,诊所在社区里肩负先行把关的角色,承担分流、采检与转诊任务,长期照顾、救护高龄慢性病患者,在力所能及下,协助守住新加坡的医疗量能。


湖畔全科医疗诊所在社区里肩负先行把关的角色,既协助冠病筛检,也长期照护高龄慢性病患者,尽一份力守住新加坡的医疗量能。

 “哈啰阿嫲,我是Dr. Tan陈医生,您精神好吗?”星期五下午,湖畔全科医疗诊所医生陈俊耀一边微笑对着手机镜头挥手,一边用福建话向手机屏幕里的老妇问好。老人行动不便,由口操英语的孙女陪同,在家通过视讯远程问诊。

回到这一天上午,是陈俊耀的门诊时段。他在两间诊室之间来回穿梭,每看完几个病人,就迅速换上全套个人防护装备(PPE),快步走入另一间诊室,为有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在家自测冠病结果呈阳性的公众,做抗原快速检测(ART)或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测试,检测完毕又继续看病,没有一刻停歇。

为年长患者远程看诊、采集鼻咽拭子样本,成为陈俊耀在疫情下的工作日常,这在从前是无法想象的。

到这家湖畔全科医疗诊所看诊的,多是高龄、患有慢性病的病人,他们也是新冠疫情下最为脆弱、重症和病亡风险高的一群。因此,这家全科诊所虽没有像医院抗疫第一线那样,经历与病毒直面厮杀搏斗的惊险,但抗击疫情的两年来,诊所在社区里肩负先行把关的角色,承担分流、采检与转诊任务,长期照顾、救护高龄慢性病患者,在力所能及下,协助守住新加坡的医疗量能。

Omicron 冲击 社区基层医疗的挣扎

踏入诊所,从门口就有专人引导路线,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,大厅分区与动线清楚,登记、等候、问诊、筛检、再等候、付款、拿药,大家各司其职且分工明确,现场没有多余的群聚与走动,人流不断却没有一丝烦躁气息。

但实际上,情况非比寻常,见到的每位职员:医生、护士、前台人员和清洁工都告诉记者,奥密克戎(Omicron)冠病变种毒株让社区病例激增,工作量变得繁重,很多时候都忙得喘不过气。陈俊耀说:“农历新年后,就一直这么忙,每天都在冲冲冲!”

新加坡政府在2021年8月改变防疫策略,谋求“与病毒共存”。时隔半年,人们陆续接种疫苗加强剂,也渐渐习惯随时在家做冠病检测,大家似乎已经平静地进入了正常生活。不过,在2022年2月,湖畔全科诊所和大多数社区全科诊所一样,经历了疫情以来最忙碌的时刻。

湖畔全科诊所早在2020年4月,主动加入政府计划,成为公共卫生防范诊所(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s,简称PHPC),提供拭子检测(Swab Test)服务,让病患在检测后立即回家(Swab and Send Home,简称SASH),减少到处移动和与其他人接触。

这项计划一直持续至今,当奥密克戎来势汹汹,社区疫情爆发、确诊病患大量增加,尽管诊所已设下冠病筛检人数上限,人手仍一时吃紧。影响最大的,或许是每日上午须兼顾门诊和拭子检测的医生。

疫情严峻,在穿戴防护装备的缓冲区,柜子上堆满各式防护用品,还备有小镜子让医护人员调整口罩、护目镜和防护帽。

以其中一位负责医生陈俊耀为例,疫情前,他一个上午看十六位病人左右;现在,他在看病间中还要挤出空档,为约莫八位民众做检测和简单问诊,算起来病人增加了五成。

最高峰期,陈俊耀曾在一个上午为十六人进行拭子检测,要进行检测的病人源源不绝进来,而挤在大厅候诊的人群仍未能消化。当时农历新年假期刚结束不久,本土确诊病例接近单日两万,并且还在继续攀升,他说:“看到(挂号预约的)号码一直增加,觉得心很慌,只能请同事帮我看诊,我在外面一直swab(采样)、一直swab,病例真的太多了。”

那天过后,诊所设定冠病检测人数上限,请预约满档后的民众下午再来,或到别家诊所做检测,唯陈俊耀无奈说:“其实社区内别的诊所也一样(爆满)……但我们只能拒绝,不然大家每天都没有时间吃饭。”

好不容易撑过忙碌的九小时,陈俊耀还得抓紧下班前的空档,通过电脑系统上报冠病检测结果给新加坡卫生部,长期下来,不禁身心疲惫,“每天早上都在冲,有些天是特别忙的,接近下班还要花时间一个个提交(检测报告),每一天都这样,说不累是骗人的。”

努力守住“家门口”的健康

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西医室医疗顾问林文豪医生坦言,疫情下要维持足够的医护人力,始终是眼前最大的挑战。

回溯2020年的疫情初期,政府刚宣布启动PHPC计划时,林文豪说,当时医护人员开会讨论后,很快就达成共识,同意加入计划。他感恩医护同仁的挺身而出:“现场没有一个人反对,大家都同意说我们一定要做(加入计划),完全不畏惧病毒……这的确是我们必须做的,(社区全科诊所)应该要提供支援,以阻止疫情扩大。”

诊所同仁每天至少两轮消毒、清理候诊区。

经过调度与训练后,诊所设置的筛检诊室逐渐上轨道。负责快速筛查和分流的工作环境考验大、风险也大,林文豪尽量安排身体健康、家中无老人小孩的同仁上阵,并以客观数据佐证,很快就安住大家担忧的心。

他说:“穿上连身防护衣,一整天下来就闷出一身汗,连上洗手间也成问题……(但)没有人是被强迫的,最重要的是让大家理解,作为一家诊所、身为慈济的一份子,为什么我们要去做,因为这是对的事情。”

不过,林文豪亦坦言,今年在奥密克戎冲击下,湖畔医疗诊所人力十分紧绷。他透露,今年2月,前台负责收银的同仁染疫,休养期间,得知就诊患者多、人员紧缺、工作繁重的消息后,也抱病在家工作。

踏入湖畔全科医疗诊所,从门口就有专人引导路线、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,大厅分区与动线清楚,人流不断但井然有序。

社区第一线照护者的考验

往下承接社区民众需求,往上连结急重症转诊,社区诊所扮演着冠病患者到大型医院前分流的角色;同时,当疫情发展和政策调整都瞬息万变,他们也是政府政策和民众间直面沟通的桥梁。

湖畔全科医疗诊所驻诊医生何欣芩举例,政府在疾病应对级别(DORSCON)提升至橙色后曾一度规定,当病患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,全科医生须给出五天病假,期间病患不许踏出家门。她说,当时很多病患不能理解,甚至会和医生“讨价还价”,这些情况都需社区医生尽力解释和安抚。

何欣芩说:“有家长带着感冒的小朋友看病,刚开始很不愿意,跟我们协调,能不能不给五天(病假),因为他也需要上班。”

“我们还是要坚持,要让他转念,虽然病假不方便,但这是在帮助整个社会(抗疫),家长听了,后来也愿意配合,他只是需要一点时间理解。”

此外,疫情肆虐,然而世上不是只有新冠肺炎一种病,依然有许多疾病状况,需要医疗协助。当急需筛检的病患增加,一方面也就意味着会压缩其他医疗资源, 比如病人候诊时间变长,但看诊时间却缩短了。

陈俊耀解释,来诊所看病的一半以上是患有一种甚至多种慢性疾病的年长者,长年需要跟进、回诊。长期接触下来,在社区内执业的医生,除了极了解病患在健康和用药方面的问题,也能掌握病人的家庭情况等。

他说,在疫情前,自己问诊时会“比较慢一点、温柔一点”;但现在,“病人来,我只想听重点,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来,直接解决重要的问题,这么做也是希望病人不要待太久,(毕竟)诊所是高风险的地方。”

疫情发展和政策调整瞬息万变,住诊医生何欣芩(左)说,民众思维可能跟不上最新变化,这些情况都需社区诊所的医护人员尽力解释和安抚。

远程医疗成新趋势

湖畔全科诊所在疫情爆发后开始使用远程医疗,通过视讯看诊,陈俊耀发现,年长者也很愿意尝试线上看病。

远程医疗解决疫情下病人不敢去诊所、群聚风险的问题,陈俊耀还观察到,对高龄或行动不便的病患而言,前来就医的过程其实很辛苦;而且有部分病患复诊只是来拿药,不是实际看诊,这类病患其实可以在家透过远程医疗和医生确认情况,就能拿到处方,或由诊所寄药。

他进一步说明,湖畔医疗诊所的很多病人都拥有自己的血糖仪或血压计,若需要其他生理数据(如心跳)或更详确的验血报告,诊所现在也提供服务,安排护士上门抽血和验血,甚至协助不熟悉科技又没有亲人陪伴的年长者,进行和医生的视讯看诊。

林文豪则补充,不只是远程医疗,疫情爆发后,居家医疗服务和远程复健,都是未来新趋势。

嘴上喊忙,但一上场透过视讯面对病人,住诊医生陈俊耀就忘记各种担心,亲切友善、不厌其烦地问诊和解说。

采访之际,冠病确诊病例增幅已趋缓,但所有医护人员和职员依旧忙碌,面对远远还未结束的挑战,陈俊耀期许自己,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病人,切实地苦人所苦。他又第二次对记者说,也像跟自己信心喊话:“无论到下午有多累,都要把心态调好,平等心对待第一位到最后一位的病人。”

注:所有文中所提及的活动与照片皆符合当时的防疫政策。


延伸阅读